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件下载 > 法律条例法律条例
苟仲文在全国群众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来源:未知  |  作者:商丘市体育总会办  |  时间:2017-04-11 10:27  |  次数: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体育工作座谈会和国务院全民健身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精神,推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体育总局在今天上午9:00召开全国群众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国各省、市、县、区均设有分会场,共有49000多人参加会议。会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发表重要讲话,主要内容如下:
\
\
河南分会场
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为提高全民族
健康水平作出新贡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体育工作座谈会、全民健身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精神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努力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推动群众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和全国人民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下,我国群众体育工作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全民健身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大群体”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日渐成熟,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大幅增加,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群众体育工作距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距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距离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很大的差距。基层体育组织不健全,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不完善,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活动和赛事不经常,健身指导不到位等问题突出。
  面对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希望和指示要求,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面对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把群众体育摆到整个体育事业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全面改革和加强群众体育工作,为实现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做好群众体育的责任感使命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体育工作,亲自谋划和推动体育事业发展。4年多来,接见体育工作者4次,先后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80余篇。特别是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瑞士访问期间专程到访国际奥委会总部;在新春佳节来临前又风尘仆仆赶往河北张家口考察2022年冬奥会筹办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春节刚过再次来到北京市考察城市规划建设和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并作重要指示;在刚刚结束的对芬兰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会见中芬冰雪运动员代表。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忙之中接连四次出席有关体育的重要活动,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浓浓的体育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体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群众体育工作,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把群众体育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去谋划、去统筹、去推进,把群众体育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好地发挥群众体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积极作用。
  (一)加强群众体育工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是致力于提高全体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使全体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宽阔视野和为民情怀。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对于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激励人民弘扬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精神,实现人民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群众体育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做好群众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工作的最终标准,努力让全体人民动起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体育健身权益。必须将体育全方位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使全民健身生活化,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自觉行动,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二)加强群众体育工作是促进全民健康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近年来,人们的健康理念发生深刻变化,“运动是良医”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体育的综合价值和多元功能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锻炼可以全周期、全人群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医疗开支,是实现全民健康最积极、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途径。必须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挥好体育在健康促进中的独特优势,让人民群众生命质量更高、健康寿命更长,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新贡献
  (三)加强群众体育工作是发展体育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体育产业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体育产业对于满足群众健康生活需求、扩大群众体育消费、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消费结构升级,体育消费逐年增长,体育健身、体育赛事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和时尚,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前景十分广阔,完全有条件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群众体育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体育消费群体将不断扩大,人们的消费方式由实物型消费逐步转向体验式消费,并拉动体育相关的服务业、制造业发展,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养老、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新的巨大市场,将有力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群众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体育供给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体育需求,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四)加强群众体育工作是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基础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群众体育具有厚植体育基础的重要作用,要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特别是推动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发展,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多了,大家总体的技术和水平才会有提升,就会涌现出更多的高水平运动人才特别是青少年后备人才,从而推动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不能割裂开来,管理上的条块分割、通过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必然会导致目标上的冲突,非此即彼,此消彼长,甚至相互对立矛盾。实现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必须打通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之间的壁垒,构建上下贯通、结构完整的赛事体系,构建科学精准的等级标准体系,实现互融互促,全面发展。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群众体育是一项民生事业,关乎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关乎民族未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对人民、对国家、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抓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群众体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任务,努力推动群众体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关键时期。体育战线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体育工作座谈会、全民健身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紧紧围绕“便民惠民”这个核心,牢牢把握群众体育“六边工程”,推动建立覆盖面广、功能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确保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体育健身服务的目标。
(一)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
  一是加快各级体育总会改革。要理顺体育行政部门和体育总会的关系,支持体育总会依法独立运行,省、市、县、乡体育总会覆盖率2017年要达到70%,以此为依托,形成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人群体育协会的体育健身组织网络,构建起小政府、强社团、大社会的新格局,形成管办分离、内外联动、各司其职的新机制。要做实体育总会职能,改革体育总会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体育总会的基本职能体现在规范引导、联系协调、服务管理和自律维权方面,体育总会要加强对单项体育协会,行业、系统、人群体育协会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健全激励表彰和保障机制,使体育总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加强基层群众健身组织建设。将各类健身组织的触角向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延伸,努力使每一名健身爱好者都能找到相应的健身组织。加强全民健身站点管理,引导社区体育俱乐部和健身站点健康、有序发展。大力探索基层组织与文化、教育、卫生、养老等各类组织相融合的途径和方式。激发群众健身组织的活力,提升各类群众健身组织承接全民健身的能力和质量,加大向群众健身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打通联系健身群众、服务健身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体育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单项体育协会和人群类体育协会的工作指导,推动单项体育协会逐步建立业余锻炼标准制度和群众性竞赛活动体系,鼓励人群类体育协会根据不同人群的体育健身需求,举办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易于普及的体育健身活动。完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坚持因地制宜、面向基层、群众受益、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体育资源,广泛动员和整合社会资源,努力扩大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影响和带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中去。充分发挥互联网组织和平台的作用,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全民健身融合发展,让科技助力全民健身。
  (二)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
\
  一是大力兴建各级各类体育健身设施。推动在100个城市建设奥林匹克公园,在现有500座公园建设体育设施,在1万个以上社区建设标准化健身中心。把“体育生活化社区(乡镇)”与“15分钟健身圈”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建设人民群众看得见、用得上的健身场地设施,做到每个社区和乡镇都有健身场所、每座城市都有体育公园。积极创新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模式,利用城市升级产生的“金角银边”,增加便民惠民的健身设施,探索“一地多用”模式。
  二是提高体育场馆、体育设施运营管理水平。合理规划和建设体育场馆,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后期运营需要,坚决克服体育场馆“重建设轻使用”和过分追求建设标准的问题。体育场馆分时段免费或低收费向公众开放,体现公共服务属性。落实《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推广杭州等地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典型,带动具备条件的学校积极开放,使开放水平和使用效率得到普遍提升。
  三是加强联动,建立体育健身设施共建共享机制。推进体育、文化、教育、养老、医疗卫生等相关场地设施向服务于人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需求进行改造升级和资源共享,探索开展基层健康促进服务试点,形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健康促进“一站式”服务。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落实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相关标准规范配套群众健身相关设施,并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
  (三)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
\
  一是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打造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开展全民健身日、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全国优秀广场操舞评选展示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结合青少年、老年人、妇女、职业人士及残疾人等群体特点,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特点的健身运动项目,大力发展广场舞、健身跑、健步走、骑行、登山、球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健身项目。充分发挥各行业各部门的优势,调动社会力量,打破行业壁垒,建立开放式、社会化的活动组织模式,推进群体性健身活动与文化、养老、旅游、精神文明、医疗卫生等相关活动的全面融合。
  二是开展特色体育健身活动。充分利用各地人文、地理、自然资源,结合节日庆典,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健身活动,积极培育帆船、山地户外、马术、极限运动、航空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项目,推广普及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和乡村农味农趣运动项目,形成常态化的活动机制。支持和鼓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集中打造精品赛事,组织精品活动,开展运动休闲旅游。
  三是推广和普及群众冰雪运动。加强冰雪运动宣传普及,以筹办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围绕“欢乐冰雪、健康中国”主题,宣传冰雪运动知识,营造浓厚的冰雪运动氛围,大力普及冰雪运动文化,扩大冰雪运动影响力,增强群众冰雪运动健身意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冰雪运动。加强群众性冰雪运动指导培训,抓紧培养冰雪运动指导员、教练员和冰雪教师,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健身培训服务,着力培养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推行“百万青少年上冰雪计划”和“校园冰雪计划”,促进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健全群众性冰雪运动组织,培育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群众性体育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各级体育总会和冰雪运动协会作用,组织和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冰雪运动,努力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四)支持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
\
  一是发挥全运会的牵引带动作用。以“我要上全运”为主题促进全民健身活动,新增19项群众性体育赛事,通过基层选拔,让普通百姓也有机会在全运会上一展风采。将天津全运会打造成健康中国建设的窗口和展示平台,全面体现全民全运、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主题,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积极性。
  二是开展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特点的群众身边的赛事。推广上海举办市民运动会让老百姓有机会参与的经验和做法,鼓励举办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全民健身运动会。加大政府购买体育赛事服务力度,为社会力量举办群众体育健身赛事创造便利条件。发挥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的带动作用,完善并推出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业余等级锻炼标准,组织有竞技体育色彩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比赛,使更多人能参与体育赛事,享受竞技运动快乐,激发全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和利用群众性体育健身赛事综合价值,通过举办和打造富有特色、参与面广的精品赛事,实现体育与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相互促进,打造地方亮丽名片。
  三是广泛开展冰雪运动赛事。推动落实《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建立以“大众冰雪季”为主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冰雪运动活动为支撑的群众冰雪运动赛事活动体系。开展参与度高、普及面广、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冰雪运动品牌赛事,发挥其对群众性冰雪运动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五)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
\
  一是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在乡镇、街道开展健康促进服务试点,构建科学合理的健身指导体系,规范健身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科学健身素养和能力,引导群众科学健身。高度重视非医疗健康干预,与卫生计生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健身促进慢性病运动防治。充分利用县乡医院、社区诊所、家庭医生等基层卫生部门力量,全面培训可开运动处方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群众开具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提供精准化的健身服务,指导群众开展科学健身。
  二是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及时分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体育设施利用率,开展运动风险评估,进行运动健身效果综合评价,提高全民健身科学指导水平。
  三是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规模,增加各个级别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依托各类体育院系开展培训,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数量。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激励机制,要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健身指导服务,推动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基层医疗、康复、文化工作者和学校体育老师的融合。
  (六)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
\
  一是引导树立体育健身文化新理念。弘扬群众健身文化可以激励和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全民健身,充分认识和大力宣传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对于促进全民健康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树立“我的健康我做主”“运动使生活更美好”的新理念。要用人民群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法普及健身知识和健身文化,充分利用体育、文化、教育、旅游、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的宣传资源,将全民健身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融入家风建设中,讲好群众身边的健身故事,宣传推广基层健身榜样,传播群众健身好声音。
  二是构建体育健身文化宣传大格局。推动体育系统报、台、网、端等各类传播平台融合发展,扩大体育健身文化宣传的影响力,用好社会媒体资源,形成合力推动体育健身文化传播,通过开办杂志、开设专栏、开展讲座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普及体育健身文化知识,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
  三是大力推广冬奥会文化。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弘扬奥林匹克文化、扩大群众参与范围是“共享办奥”理念的具体体现,要在全社会推广奥林匹克特别是北京冬奥会文化,增强人民群众对奥运会的了解,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参与北京冬奥会的浓厚氛围,为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领导,履行职责,切实把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落到实处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国体育系统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落到实处,奋力开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构建齐抓共管的大工作格局
  真正把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落实好,就要切实树立“大体育”的理念,做到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球化合作、全人群共享。“大体育”的理念需要有“大格局”的保障,要不断完善和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目前,国务院已建立全民健身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刘延东副总理担任召集人,29个部委作为成员单位,日前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要推动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切实建立和完善政府层面的全民健身工作协调机制。政府要主导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相关部门要依据职责切实履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职能。同时,各级体育部门内部也要建立大群体工作格局,要调动体育系统方方面面的资源,主动把全民健身工作放在体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上给予重点倾斜和优先考虑,从体制机制、部署落实、评价激励等环节上解决好全民健身工作在各项体育工作中摆位的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二)找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抓手和载体
  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需要有能够调动各方力量的工作抓手和载体。要围绕抓长远、打基础的工作,通过创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综合创建手段,激发地方党委、政府主抓全民健身工作的积极性。要动员各级群体干部勇于干事创业,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发挥作用。要找到有利于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参与的工作载体,使全社会都能在全民健身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结合各自的位置发挥作用。各级体育部门都要在找准撬动工作杠杆的抓手和载体上动脑筋、做文章,真正使全民共建共享全民健身。
  (三)着力补齐群众体育发展的短板
  我们的重要发展目标是到“十三五”末,建成支撑国家发展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此要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恶补短板。一要加大全民健身资金投入力度,从政府公共财政、彩票公益金、社会投资等多方面加大投入,建立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多元筹资渠道。二要加快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培育,大力扶持近年来在群众身边蓬勃涌现、日趋活跃、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草根组织、网络组织等,发挥其在全民健身中的主力军作用。三要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通过新建、改建、发挥各类场所体育功能、提高现有健身场所利用率等手段,尽最大可能弥补群众身边健身场所不足的问题。四要为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创造更加优厚和便利的条件,降低政策门槛,激发市场在全民健身资源配置中的活力。五要加强科学健身指导,使群众享受到更加专业、更具个性化的健身指导服务,真正通过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
  (四)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全民参与热情
  搭建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全民健身激励平台,拓展激励范围,有效调动城乡基层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一要改革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制度,扩大表彰和奖励的覆盖面和代表性,树立榜样,形成学先进、比先进、超先进的良好风尚。二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颁发体育锻炼标准证书、证章,建立健全运动项目业余等级标准和段位制,使体育爱好者的运动特长可以进行量化评定,让每一位运动参与者都可以享受到升段晋级的成功和喜悦。三要推广一些地方开展的发放体育消费券、全民健身借记卡、全民健身公共积分等激励体育消费的做法,充分运用科技和金融创新的成果,建立引导和鼓励群众健身消费、市场化的全民健身激励机制。
  (五)引导市场主体在服务全民健身中发展壮大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要求,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投入全民健身,大力扶持专业性强、信誉好的市场主体,发挥其在活动组织、赛事开展、科学健身指导、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作用,支持其在全民健身中提供个性化、多元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迅速增长、不断升级的需求。同时要发挥全民健身作为体育和健康产业发展动力源的作用,降低门槛,放宽准入,向社会和市场释放更多体育资源,激发民间资本投资体育的活力,引导具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体育产业骨干企业在服务全民健身中发展壮大。实施“体育+”行动,积极探索“体育+卫生”“体育+教育”“体育+科技”“体育+旅游”计划,推动体育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
  (六)完善评价考核和督导检查
  建立全民健身评价体系,制定全民健身相关规范和评价标准,加强全民健身考核与督导工作,推动各级政府落实全民健身主体责任,把全民健身评价指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绩效考核指标、纳入健康中国建设主要指标、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纳入各级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标准。开展全民健身督导检查,加大《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年度检查调研的力度,督导各级政府全民健身“三纳入”及履行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实施情况,加强各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责任编辑:商丘市体育总会办公室)
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请帮忙分享:
 在线交流